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出現(xiàn)了一個被稱為“縱橫家”的特殊謀士群體,他們朝秦暮楚,縱橫捭闔,以天下為棋盤,以諸侯為棋子,以唇舌為武器,“一怒而諸侯懼,安居而天下熄”。其中,出自三晉的縱橫家人數(shù)最多,比如公孫衍、張儀。當時,張儀在秦國推行“連橫”,公孫衍則在魏國推行“合縱”,彼此相互攻擊,對當時政局產(chǎn)生了很大的影響。故而《史記》太史公曰:“三晉多權變之士,夫言縱橫強秦者,大抵皆三晉之人也。”
“合縱”與“連橫”
在古代,“南北向”稱為“縱”,“東西向”稱為“橫”。由于秦國位于西方,六國位于其東。六國結盟為南北向的聯(lián)合,故稱“合縱”;與“合縱”對應,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為東西向的聯(lián)合,故稱“連橫”。
《韓非子》說:“縱者,合眾弱以攻一強也;橫者,事一強以攻眾弱也。”“合縱”的目的在于聯(lián)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,以防止強國的兼并。“連橫”的目的在于侍奉一個強國為靠山從而進攻另外一些弱國,達到兼并和擴展土地的目的。
“合縱”的創(chuàng)始人——公孫衍
公孫衍,魏國陰晉人,曾任魏國犀首之官,又被世人稱為“犀首”。最初出仕魏國,后為秦惠文王所用,因替秦國收復河西,而受封大良造。后離秦,再仕魏國,首倡聯(lián)合山東諸國共同抗秦。
“連橫”的創(chuàng)始人——張儀
張儀,魏國安邑人。首創(chuàng)“連橫”的外交策略,游說六國入秦。得到秦惠文王賞識,封為相國,奉命出使游說各國,以“橫”破“縱”,促使各國親善秦國,受封為武信君。